孩子上了大班后,几乎所有家长都开始焦虑幼小衔接:
担心孩子1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溜,数学跟不上
担心别的孩子都提前学了,自己孩子什么也没学
担心孩子被落下,刚上学就失去自信
......
毕竟“不写作业,母慈子孝;一写作业,犹如核爆”的“咆哮式作业辅导”名场面,我们可没少听说😆
为什么孩子上小学后,数学容易跟不上?
“幼小衔接”(国家教委“八五”重点科研课题)研究结果表明:幼儿入学后学习感到困难的真正原因是幼儿能力发展水平低,即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差。
很多家长都不清楚,其实幼小衔接的重点,并不在于超前学习了多少知识,而在于提前培养孩子入学所需的核心能力——数学思维。
为什么要抓住,
数学思维培养关键期?
《最强大脑》“脑王”杨易曾说过:回顾我的成长过程,真正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在小学阶段。
8岁前,是儿童理解数学概念、发展运算能力以及综合数学学习的关键期。家长应该通过孩子感兴趣的方式,引导孩子思考,并且进行一定规模的数学思维训练。
如果一入学就跟不上,很容易对数学失去兴趣,陷入成绩不好、缺乏自信的恶性循环。而基础没打好,越到高年级就越吃力。
如果你的孩子还没超过8岁,恭喜你,现在正是数学思维启蒙的关键期,千万别错过!
那么,怎么培养孩子的数感,让孩子更聪明呢?
智学城堡的宝盒可以让小朋友通过他们感兴趣的方式建立数感,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 题中给出:左右两组数块,两组数块数量不同、摆放方式不同。 《多少比较》帮助幼儿进行数块与数字转换的对应联系,进行比较数量多少的能力训练,同时还包括幼儿细心度的培养。 题目给出红、蓝、绿三种颜色的小青蛙分别对应多少元钱,已知:已经买了一个红色青蛙、一个绿色青蛙、一个蓝色青蛙,问:一共花了多少元? 结合生活实际,《代数合计》这一核心概念的宝盒可以帮助小朋友建立财商理念,准确运用钱币购买商品,还包括计数累加能力的培养,代数观念的养成,颜色的分辨,钱币位置与数量的对应摆放。 题目给出红、蓝、黄、绿四种颜色的小青蛙分别对应多少元钱,已知:共有5元钱,买了一个红色的小青蛙,买了一个蓝色的小青蛙,还能买到什么颜色的小青蛙呢? 《整数拆分》帮助小朋友学会等价代换,建立数感,将整数进行正确拆分,完成对数的运算的初步认知,数量的实物代数分割练习,整数分割的多项式求解,并且提高小朋友的逻辑思维能力。 题目给出小鹿原价2元,现价5元,问:涨了几元? 《买卖游戏》让幼儿提前了解商品的涨价与降价概念, 并尝试进行简单的数的运算,提高幼儿对物品价格高低的认知,钱币运用基础能力的养成。 怎么样?你都做对了吗?做完游戏之后是不是感觉受益匪浅呢?
中国第一个小学奥数老师曾说过:虽然所谓的数学天才可能还不到万分之一,但数学启蒙这件事绝对有其关键阶段。斯坦福大学数学教授Jo Boaler也曾经说过,并没有所谓的“天生数学脑”。也就是说,有些孩子数学好,并非遗传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利用好了关键的数学启蒙阶段。
1—2岁:掌握初级数概念
从出生之后,宝宝在生活中接触的每一样事物,都是有数量概念的:一颗糖、两只手、三个小球,4只小猫......2岁前的宝宝通过感知事物的数数、量、形来形成自己的数学感性经验,这些经验往往是表象而具体的。这时候宝宝对于数字的认识,基本上是无意识的右脑直接反映行为。
2岁以后,孩子关于数的概念开始萌芽,在2岁之前接触数量、数字较少的孩子,在敏感期的表现不明显,而接触的多的孩子,敏感期爆发起来会有很明显的表现。
这个阶段,家长可以让宝宝多感受一下数字,比如在和孩子玩耍的时候,可以跟他说,宝宝扔了一个玩具,宝宝有三只小熊,宝宝有两只小耳朵......让宝宝无意识吸收数字的概念。
2—3岁,计数能力发展
两岁之后,宝宝就开始知道多与少、大与小的区别。到了2岁半的时候,孩子就进入了主动数数的关键期,这一微信号491870101时期是具象数字向抽象数字转化的时期。这一阶段是宝宝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,很多孩子能够连续说出1、2、3、4、5......甚至能够“数”到几十、一百。
但是,这不是我们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数数,只是孩子处于语言敏感期,学会了数字的名称,是一种机械记忆,而完全不理解数字背后的意思。
这个阶段,家长可以运用具体的事物让孩子了解数字和实物之间的关系。认识数字的时候,最好给孩子实物,比如说数棒、卡片等。
3—4岁:了解数词、数量
三岁之后的宝宝,对于数名、数量、数字及书写、数列、数运算产生浓厚兴趣。他们喜欢针对生活中的时间、手机号码、车牌号等发问:这是几?现在是几点?有几个人?几加几等于几?妈妈的手机号是几?
这个阶段的已经学会了按照家长说的数目拿取物品,并且能做简单的数的组合、分解,平时家长可以考考孩子:帮妈妈拿三块小饼干,分一块给爸爸。猫妈妈生了三只小猫咪,现在一共有几只猫咪了?
此时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机会激发孩子学数学的兴趣,比如买少量的东西让孩子付账;给孩子买一个小手表,让他自己看时间;吃饭时数一数面包片的数等。
4—6岁:抽象运算以及综合数学能力
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基数概念、序数概念和计数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拓展,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数概念,并具有初步的数字加减运算能力。很多时候,宝妈会发现,没有人教,孩子也会运算了。
这个阶段家长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宝宝的运算能力,比如坐公交去学校,一共做几站。每站是几分钟,到学校要多久?
家长们并非教育专家,更不知道专业教法是怎样的,但是这并不妨碍家长们寓教于生活,在平凡日常的生活中找到自然而然的机会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。在6岁之前给宝宝好的数学启蒙,让宝宝在未来数学学习的路上走得更好更开心。
枯燥的计算,刻板的公式,无限的题海,提起数学,大家脑海里是否会闪现出“单调乏味”这四个字,如果你对数学已形成了刻板印象,不妨来看看智学城堡,你会发现,原来数学这么好“玩”!
电话(TEL):024-31689020 专家热线(EHL):13840064343 13840264028 全国免费电话:4006087117
传真(FAX):024-22533558 网址(http):www.tz-wawa.com 邮箱(E-mail):tz-csc@163.com 辽ICP备13015757号-1